产业赋能
农文旅融合助长远发展
12月20日,秀英区东山镇光明村委会山头仔村“田园咖啡”生态驿站,众多游客一边观赏田园风光,一边品尝香醇咖啡。驿站系山头仔村返乡创业青年邓论麒2020年初发起,由该村458人集体出资成立,已实现村集体收益。在推动“田园咖啡”生态驿站发展的同时,光明村积极推动生态观光科普采摘园发展,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。通过特色产业的带动,光明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,村民生活不断改善。
秀英区石山镇石斛种苗培育产业园,工作人员仔细地查看幼苗。 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
乡村要振兴,产业是关键。海口紧抓产业“牛鼻子”,加大产业帮扶资金投入,今年共筹措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090万元;坚持特色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的“五化”发展方向,推动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。
同时,通过打造“一镇一品、一村一品”,发展庭院经济等特色产业,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;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,依托现代科技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;推动农产品深加工,持续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。
此外,不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,通过打造精品乡村游路线等,串联乡村风景线,推动乡村旅游发展;依托消费助农集市、电商平台等渠道,不断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,全力推动产业长远发展。
琼山区凤翔街道那央村委会梧大村,淘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桔基地工作人员悉心照料年桔。 记者 苏弼坤 摄
今年以来,海口产业帮扶资金用于实施到村带户产业项目共65个,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,“大坡胡椒”“永兴黄皮”“琼山福稻”“火山石斛”“云龙淮山”“石山壅羊”等一批农业产业品牌不断涌现,逐渐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。“根据测算,海口2022年度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20983元,增幅大于常住农村居民。”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·凡注明来源为“海口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等作品,凯发k8手机网页的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| |
| |
| |
| |
| |
| |
| |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:jb66822333@126.com